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國企大樓的故事



2015 年,也就是習近平打貪那一年,我在省政府跟研究機構國企跑了3天,聽到習近平對國企改革真的是非常強硬偏左,影響深遠。

舉個例子,假設有個研究單位叫土木結構研究所,1958年成立(很敏感的年代,我發現很多研究機構都是大躍進運動時成立的),這些老單位有個天生的優勢就是位於都市最值錢的地段,我們台灣說法叫蛋黃區,到了2005年之後跟著都市重劃一起改建大樓,假設前述的土木結構研究所改建成土木大廈,原先的研究機構全部入駐面積可能只占一半。剩下一半面積成了手上的金雞母怎麼處理呢?江胡時代政策下容許官員彈性應用,租給業務上常常來往的影印店、文具行、禮品店、餐廳算是經濟學上最佳的選擇吧?在廣東甚至我看過租給 KTV。過剩的資源准許官員彈性應用讓大樓長官有了灰色收入,江澤民說的「悶聲發大財」就是這意思吧? 

打貪運動之後,2015年起習近平極左觀念的勢力明顯上升,出現的現象就是前述的「剩餘面積外租」全部遭到拔除!在習近平眼中這些也算是「貪腐收入」,拔除後下一步沒料到的是,大樓外面還有很多跟前述影印店、文具行、禮品店、餐廳上下游生態緊密結合的商店。也跟著一起垮台 !這些人想搬走另謀出路,也沒有競爭力。 

從台灣的說法就是把環繞土木結構研究所周邊衍生的商業生態系全部拔除! 剩下的辦公室空間怎麼辦?

「去租給正當經營的民間企業?」我提出疑問
「不行!我們現在不能做主!等上級分配。」長官說
「很多空面積等一年了,到現在還沒下文。」長官補了一句 

媽的!這不就是50年代農業合作社「統購統銷」的寫字樓版本嗎

另外車輛的改革。以一個我認識的某單位30部車剩 4 部,副廳級 (相當於縣長)以上的長官才能有車,其他人用車衹能找租車公司,而且只限上班時間。理論上似乎可行,實務上操作困難重重,租車公司沒車怎麼辦?時差、效率問題?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不難破解,連我都想的出來,由單位裡職等最低的員工開自己的車來上班,公司用其他名義報銷給他,解決。 

「悶聲發大財」vs.「反貪腐」?

似乎是右派跟左派路線的問題,而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