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五分鐘看懂中國房地產



 意外在 Youtube 發現這個北京某傳媒公司制作,2014 年被中宣部禁止播出的視訊,這個視訊出現時李嘉誠剛剛退中國市場,中宣部認為此影片唱衰之疑因此遭禁,影片原名叫 "誰讓我們成為無產階級"。值得一看!

用最快的速度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和農村土地的制度,還有房地產開發,影子銀行等等。

推薦!

下面這一篇也夠精彩,2016 年版的

從玉林狗肉節談狗的地位

狗肉火鍋店牆上廣告


廣西玉林市狗肉節從 2013 年起愈來愈紅,一個地級市 1990 年代才發起的地方性節日晉升為全世界的注目焦點,今年驚動美國國會議員發表聲明譴責,還引起 Matt Damon, Joaquin Phoenix 等大明星出面要求停辦這個節日,現在政府躲在後面不出聲,全丟給民間去應付來自中國境內 65% 民眾和國際排山倒海的反對壓力,玉林市政府躲在後面拿計算機算著廣告效益如何了。

我預測未來演變如下:長期而言,這個節日會隨著中國進一步城市化而式微! 
短期來看,現在等於是中西文化的正面衝突,中國共產黨的立場比台灣兩黨要強悍些,不太可能直接向民間認輸!反正群眾是健忘的!先拖過去就贏了。

先發表起手式一下,我個人是徹徹底底的愛狗人士!童年時我爺爺、外公、外婆都是養狗達人,狗是我童年不可抹滅的回憶,我家也一直有養寵物狗的習慣,身為成年人還曾經為了家裡愛犬辭世而落淚,到了中國以後,只要菜單沾到狗肉的店全部被我列為黑名單。

我養的寶貝西施:Nonno (1992~2005)


看到 Youtube 裡屠狗大媽和食客一副無辜表情,如果我在台灣會覺得這些人沒血沒淚,現在我到了中國境內比較能客觀體會他們無辜表情後面的感受了,因為~~

中國偏遠南方(尤其農村,小鎮)普遍有吃狗肉的習慣!

我相信接下來他們想說的是:為什麼只抓我們玉林?

廣西玉林當了出頭鳥太囂張了!!如果你有 "大眾點評 app" 或是直接用百度, 360 等瀏覽器找一下 "狗肉火鍋" 內容都很豐富的

回顧一下中國吃狗的歷史:

春秋到兩漢時期,中國的食狗人群從貴族擴大到平民。整個社會上,無論是上層貴族,還是下層百姓,都十分喜歡食用狗肉。中國古代的食狗之風逐漸走向高峰,呈現興盛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遊牧民族因為喜歡獵狗而不吃狗肉,中原地区的食狗之風開始出现衰退的迹象。隋唐以後由於佛教的盛行,人們開始相信屠狗多會遭到不好的報應,吃狗肉更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一些傳奇小說中,作者把吃狗當做殘暴的象徵,但是隨著這片土地上人口三次大幅南移,在南方偏遠地區還有人繼續食用狗肉。 
中國各地均有著名的狗肉菜肴,但最主要的狗肉食用地區是中國東北和貴州到廣西、廣東、福建一線。

大致可以看到端倪,這裡不討論南韓跟東北,南方吃狗習慣是跟著安史之亂、靖康之亂南移人口而進入貴州、廣西、廣東、福建這幾個南方省份。近年中共也是提倡文明教育的,在二三線大都市裡只能在城市邊緣陰暗處發現幾家狗肉店,到了四線城市和農村的話,狗肉招牌可就光明正大的掛在路邊了。

農村傳統有一句話叫做五畜興旺,這五畜是指牛、羊、豬、雞、狗,在貧窮的農村裡這五畜裡狗是地位最低下的!他沒有提供勞力和販售的價值,在那種貧苦的環境下,狗在農人關心分數是最低的,搞丟大不了再撿一隻,所謂看門狗還帶有負面味道!在中國語言裡「狗」更成了辱罵專用的名詞,照韓國人的說法是:農民如果那一年牛、羊、豬因外售或疾病而供應不足的話,農人才會殺狗補充肉食。

但是 20 世紀起全球都市化速度驚人,都市人的生活型態和價值觀完全不同於農村,中國 1978 年改革開放後,城市糧食和空間仍屬急迫,沒有養寵物狗的空間,我 1998 年第一次到北京待了六個月只遇到一位狗主人,她養狗的各項成本總和不低於一個小孩!近年西風東漸,糧食和空間也更為寬鬆,狗不再是離主人最遠可有可無的牲畜,普遍成為都市裡主人的親密寵物了!

今天,都市人 (包括我) 會用西方人權的角度看待狗,但是農村仍無法擺脫千年傳統,畢竟他們是把狗當五畜之末的,對農民價值觀而言,殺狗與殺羊、豬、雞?何差之有?這句話也是他們遇到外國記者詢問時的直覺回答!

然而感性的狗主人不會去回顧歷史思考農民的問題,他們看到農村殺狗唯一的衝動就是去阻止屠殺了!這幾年廣西玉林每年 6 月 21 日起就上演這種現代和過去的衝突大戲給我們看。


參考:中國吃狗肉的歷史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烏山閒聊中國民主化 ?

雲霄烏山


上週六應邀到閩粵交界的烏山一遊,回程在雲霄縣城這個天地會的發源地用餐時跟幾個中國朋友聊到敏感的「中國民主化」問題,席間聊了很多,更有機會聽到許多我過去從未想像的問題,將當時跟中國朋友的討論簡述如下:


台灣經驗 

1980年中期我小時候看到李敖禁書以及黨外雜誌時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台灣)根本不是什麼自由的燈塔,民主的堡壘,而是一個類似 George Orwell 筆下《1984》理的警察國家,當時我對政治學沒有概念,環顧周邊曾經悲觀認為未來台灣就是 1980 年代中期這模樣了!從當時跳到 30 年後的現在,這 30年!也就是說「台灣的民主化過程」算是我半輩子所看到最大的變化了。 

這場「大變局」的起點是什麼時候?有人認為是 1987 蔣經國解嚴,有人認為是 1985 江南事件,有人認為是 1988 蔣經國去世,有人認為是 1990 年李登輝幹掉非主流派。總之,這場變局的起點就是 1985~1990 年之間。

曾經很多民進黨人士樂觀的認為 2000 年大選反對黨執政就是「大變局」過程的第一個句點了,現在回頭檢視阿扁當選那天,輸掉那兩個候選人都沒有展現輸者風範,還一起把罪過推給李登輝,國民黨黨部裡還有向蔣介石銅像跪拜痛哭的老兵,還有擁護國民黨的群眾不服輸包圍李登輝的官邸,從當時現象推知說 2000 年是第一個句點的改革派明顯太樂觀了,果然!接下來十幾年不但受到國民黨的逆襲,引進中國勢力脅迫促統,不但如此,民眾也發現他們選擇的民進黨並不那麼成熟可靠,總之 2000~2013 算是這場變局的掙扎期甚至你們可以稱為倒退期,這段時間我就不多敘述了。

直到 2014 年,整個台灣忽然大夢初醒,國民黨在兩年內失去了江山,我的解讀原因之一是「世代交替」,80, 90 年代出生從未受蔣氏時代洗腦教育對中國毫無感情~~所謂「天然獨」的一代出現了,二是「國民黨銷售策略落伍」,過去 30 年來他們「經濟專家」這張牌隨著李國鼎 (1910~2001)、孫運璿 (1913~2006)、趙耀東 (1916~2008) 辭世而漸漸失靈,30 年沒有新的廣告主軸出現,反之,長期不景氣的環境下給民眾看到的現象是類似周永康模式的特權經濟橫生,2014年底國民黨「九合一」選舉中狂敗,像柯文哲這種素人崛起的故事,我記得只有日本這種成熟國家出現過,沒想到藍綠兩分天下的台灣有朝一日也出現了類似的故事。我稱這場選舉為國民黨的淮海戰役(徐蚌會戰),當時我預見 2016 年國民黨必將大敗。

2016 年初蔡英文打敗國民黨時,你發現「向蔣介石銅像跪拜痛哭的老兵」不見了!「拒馬後不服輸的民眾」不見了!同時,慘敗的朱立倫不再把罪過推給前主席,而是很君子的祝賀對方,整個社會低成本進行這場政權轉換,這時候我才敢說那一場始於 1985~1990 年之間的「大變局」劃下第一個句點了! 

從這裡看出一個小小的台灣民主化就花了 30 年才劃下第一個句點,正式 100% 扳倒了一個獨裁政黨。 


美式民主在中國 

現在回頭看中國,從 19 世紀末至今中國從來不缺美式民主制度的擁護者,但是 100 多年來這些人永遠只是少數!除了在 1980 年代胡耀邦、趙紫陽時期曾經稍微壯大過之外,從未像台灣一樣成為知識份子的共識,美式民主更從未藉簡單的投票制度大規模滲入工人、農民階層。我讀近代史心得是真正影響中國這塊土地最大的「主流」仍然是 1921 年蘇俄傳入的共產黨,裡面類似中國古書大同社會的烏托邦想法令中國人癡醉神往,下層社會有熟悉農村的毛澤東致力貫徹農民革命,傳入上海的上層社會文藝圈壓倒蔣介石的出版物成為主流,這兩條分流最後在延安結合,融和中國的皇權觀念、階級觀念,成為牢不可破的毛澤東思想(我不稱為共產主義)成為中國土地上的主流思想。


我一直認為中國最適合搞西式民主的時間是 1980 年代,全民回顧 1958~1978 那痛苦的 20 年,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性受到所有階層的嚴重懷疑!!!在反「投機倒把」的反富觀念下,經濟也尚未晉升為主議題,此時正是無所適從的十億人最容易接受新觀念的時機,在鄧小平的引導下,過去被視為敵人的美國和日本忽然冒出成為中國年輕人的新麥加,回顧中國近 120 年的歷史,美國的西式民主和日式經營只有在這時候短暫成為「正能量」,再加上開明的胡耀邦、趙紫陽接手,所有的好牌都打出來了!可惜所有的好牌仍不敵舊勢力,這場維新運動還是在 1989年告吹!回顧這十年真是可惜!我認為比六四事件更可惜的是鄧小平 1980 年四千人大會錯過了扳倒毛澤東這尊大神的唯一一次機會,現在看到農民到高知識份子的毛澤東熱,短期內我看不出未來有何機會可以把毛澤東這個上帝拉下。

1989 之後,嚴格來說應該是 1992 年鄧小平南巡之後,過去中國人忽略的經濟議題忽然跳出來成為「社會主旋律」,幫了共產黨的大忙直到今天,從經濟來看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躍進,從民主化來看,回顧 1980 年代大學副校長方勵之的自由言論跟滿街的傷痕文學,再對照現在萬人歡呼的習造神運動,還公開喊「媒體姓黨」,我心裡極度害怕這是一場大步倒退!不得不佩服鄧小平說的「殺 20 萬人換 20 年安定。」是有點道理的!


 轟隆巨响 

今年的氣氛很奇怪,從蔡英文當選,劉仲敬逃亡,任志強事件,雷洋事件,好像民眾變得比以前更敏感脆弱,我猜真正的原因是經濟低迷的程度遠遠超乎政府數據所顯示,一般平民繼續忍耐,我認識的足浴小姐回家蓋房子,咬著牙關自己下去當女工省工錢,很多高學歷的朋友不是想著移民就是在賭一場新的大變局要來了。

假設如劉仲敬、高智晟律師預測 2017 年出現轟隆一聲巨响,但此巨响不可能一次解除中國的專制體制,「然後人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請回顧台灣的經驗就知道,這聲巨响只是1989 之後另一場維新運動的開始,不是結束。充滿荊棘的掙扎才正要開始。 

假設 2017 真的發生了這一聲巨響,想要完成大變局,第一步要打破一黨專政的憲法,第二步要衝破與西方完全不相容的毛澤東思想,從台灣模式對照起來,完全看不出有誰可以去掛第一個鈴鐺!要走完這兩步也就是要完成這場大變局絕對比各位想像困難100倍。 

第一個疑問:毛澤東思想至今仍是主流,中國還有多少滿腦子臣子思想的基層百姓?有多少地命海心的自干五?有 8000 萬利益在身的黨員,總數我估計超過十億人!以前叫「洗腦」,中國現在有趣的說法叫「夾頭」。這些「夾頭」不可能隨著「轟隆一聲巨响」從中國土地上消失,也不可能把他們用「反右」那一套趕到甘肅、新疆、黑龍江去自取滅亡,上億的順民加惡民還要跟各位先進想法的「民主人士」共存,在民主人士眼中就像癌細胞一樣跟各位掙扎鬥爭,反之亦然,也就是說在他們眼中你們也是癌細胞,在每次選舉、事件判別裡「夾頭」將跟各位做出完全相反的選擇,一次一次的阻撓這場假設狀況下「2017 年起的大變局」。

第二個疑問:從台灣經驗可以推知 1989~2017 將近 30 年的經濟高成長成績單,再經過包裝之後將成為支持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利器。 

第三個疑問:皇權觀念!從東歐與蘇俄民主化的比較發現,身為小老弟的波蘭、匈牙利、捷克轉型順利,蘇俄老大哥卻堅持意識形態而轉型緩慢,這一點我感觸頗深,台灣四五年級小時候受過國民黨課本那一套黃帝、堯、舜、禹、湯、周公直到孫、蔣正統思想者容易腦袋僵硬,1996 年陳定南第一次提出「台灣 400 年第一戰」說法,近 20 年台灣年輕一代透過更多通路漸漸摸清我們自己只是閩粵貧苦移民之後、是原住民之後、是日本殖民地住民之後,很多中國朋友看台灣此舉以為是一場「信心危機」,發現自己根本只是「賤民」!實際上跟你們擔憂的剛好相反!對本土的認同你才會拋開一切黃帝、堯、舜、禹、湯、周公類的枷鎖,了解「到底我是誰?」,誠實的選擇我需要什麼!?

我觀察中國各省差距很有趣,從明末海盜時代至今,每次都是上海、蘇南、浙江、福建、廣東這一帶沿海的人跟身處北京的中央唱反調,他們是實用主義者,做海盜、接納外來宗教、開牙行當買辦,一直到近代的劃開發區搞三資企業,跟外資聯合起來騙中央,從北方認為這些南蠻子血統不正學歷低。但是我認為這剛好適應外來想法!南方學歷低的人沒有包袱!在近 30 年外資企業的薰陶之下,東南方是最有可能改革派打敗毛思想的地方。

反之,北方內地各省的朋友高學歷者,求變心切,骨子裡卻拋不開民族主義的框架,這簡直就是 1920~1930 年代中國知識份子的翻版,我如何判斷這樣的人呢?這種人會提很多改革方案,痛斥中國陳腐之處,但是共同點是開口起手式一定是

「中國曾經是最強大的國家!......」
「清初中國 GDP 佔全球一半 ......」
「鄭和下西洋時的船隊如何如何......」

用前面的邏輯推測~你要他承認西方制度優於中國恐怕非常困難!不過這種人在「大變局」中影響不過只是一票,真正最大的阻礙可能是于建嶸教授提到「勞動的中國」區域裡的大量農民還有過剩勞力,也就是東南沿海以外廣大的平民、農民,想到這些人我無法樂觀。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從銅鑼灣事件談中國的禁書問題


國民黨給我們一個錯誤的觀念說整個中國都在拼經濟,只有我們在搞文革,在中國累積生活超過四年,去過 20 省,在中國北中南都住過的我應該最有發言權,此說完全錯誤!在中國經濟只是政治的延續,在中國的投資、生產、銷售絕對無法避開政治的話題。

借用香港陶傑先生的話


馬英九的國民黨好像一群嬰兒,一上台就說「拼經濟」。不錯,經濟固然是重點,但以台灣的處境,一旦與大陸發生任何經濟往來,在中方眼中皆是百分之二百的政治。中台之間是沒有純粹的「經貿關係」的,一切經貿互動皆是鬥爭。不是你國民黨想不想的問題,而是共產黨七十年來已經將任何交往或不交往,都定性為鬥爭。


我工作上接觸最多是中國現在 35~65 歲中間到中上階層這一輩,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都歷經過精實冗長的政治學習課程,使得他們對政治學習課程衍生的共產黨史、國共鬥爭史、民國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甚至俄共簡史都有基本的認識,我想像過如果抓他們進行「國民黨基本常識測驗」的話大概平均有80分,抓同樣背景年齡的台灣人做「共產黨基本常識測驗」那大概只有30分。

當然!我們可以稱這些「政治學習課程」為洗腦,偏偏這些洗腦課程又刻意忽略了某些段落,例如大饑荒、文革、六四事件等。強制洗腦的後果就是生產了大多數的順民以及一小群的懷疑者,而這些懷疑者又以具有黨員身分、高學歷、高所得者居多。

我囉囉嗦嗦講了這麼多,是要說明你在機場看到的中國禁書最大的潛在客戶不是香港人!不是台灣人!不是庸庸碌碌的低素質 26 旅客,而是我上一段形容的「懷疑者」:一批具有黨員身分、高學歷、高所得中國旅客。

禁書作者大多仍來自中國境內,會成為禁書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無法通過中國圖書印刷一條龍的審核,有些作者同意刪減部分內容後在中國境內出版,如果拒絕被刪減的出路就是拿到國外找出版社,這樣的故事太多了,例如有一本作者用筆名的《川西大躍進紀實》,跟著內容一看 ~ 這作者根本就是當年毛澤東訪川西時跟在身邊的高幹留下的紀錄嘛!

中國近 50 年歷經「近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波折,民間有很多人基於責任感會去寫 ∕ 留下這段紀錄,例如我聽聞附近一位年近 70 歲的作者,他本身就是造反派紅衛兵出身,近 20 年他專心研究某市文革三年記錄,收集資料對同儕做口述記錄,他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作品就像《川西大躍進紀實》那樣一躍成名。可以想像整個中國還有多少這樣的作者在為電腦裡的文稿苦尋伯樂?

香港有很多親身經歷 60~70 年代中國的出版業者,同時有流量最大的陸客,最適合扮演這種伯樂角色,十幾年前過境赤鱲角機場對到處可見的禁書應該都不陌生,這也代表江澤民、胡錦濤時代比較能夠遵守一國兩制的承諾,最好的案例就是暢銷禁書《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作者高華 (1954~2011) 教授,這本書傳入中國境內「氾濫」到歷史系學生人手一冊,有些教授甚至以是否讀過此書來判別學生對中共黨史的了解,中共直接打壓高華讓他無法取得獲聘學校當地的戶籍,又阻撓高教授治療癌症,甚至不讓龍應台安排他前往台灣治療,高教授最後鬱鬱以終。即使如此,胡錦濤時代只敢「關門打狗」不敢將任何一隻手伸向香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出版商及每一個展示攤位。

對照 2015 年起發生的銅鑼灣書局事件,我的判讀就是:他不再跟你玩江、胡那一套西方合約觀念了,而是完全按自己的「遊戲方法」操作!一個常任理事大國竟然玩起了 1970 年代金日成到香港綁架南韓藝人那一套!甚至可以說撕裂鄧小平 1980 年代承諾的指標。

未來歷史學者回頭看,將是東亞史上大事一件!


參考:

高華教授真實死因首次公開
中國禁書議題 Plurk 討論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淺談中國的高考制度

高考前的集中營式衝刺


最近這幾天中國正進行一年一次的高考(我們稱的大學聯考),在這個發明科舉制的土地上,每年到了這個時候,身邊的氣氛就非常緊張,人家說林子大了甚麼鳥都有,中國今年的高考考生從 9 歲的天才小妹考了 20 次的考場釘子戶 49 歲大叔都有。

中國的高考跟台灣的大學聯考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有很多南轅北轍的差異點,先談一下類似之處好了。


高中制度

中國老字號的公立高中大都創校於民國時代,新中國建立後也增建了不少,命名原則基本上以地名加上一中二中三中來命名,如果以台南地區的學校為例,老共的命名會是:台南一中、台南二中、新營三中、北門四中、柳營五中、新化六中、永康七中 ...... 等等。經過了近百年的變遷,一中通常靠招牌佔足便宜,但是地理位置以及人為經營才是王道,例如北京現在最強的是北京四中以及北京八中。這裡提醒一下,中國高中全部採男女合校制度,當我們聽到「 廈門一中」會直覺以為是男校,實際上是男女兼收。 

除了公立高中之外,中國也是到處都有收費較高的私立高中,素質有高有低,不再說明。

中國的公立高中經營起來比台灣更類似於補習班,我們說的導師他們則稱班主任,到了高考前一個月吧!學校/班主任會把學生集中住校做最後的衝刺(詳見附圖),高考那一天通常也是由學校用遊覽車將學生集體送到考場,所以高考那一天早上就看到家長、學弟妹、教職員站在校門口好像歡送學長(姊)上戰場一樣,這樣的優點是不會有學生走錯考場。


高考當天全鎮歡送儀式

重考


如果高考成績不佳也可以選擇重考,我給他一個定義稱為:「 重新複習高中教材準備參加明年度的高考」,在台灣我們都不陌生,在中國這件事不稱為「 重考」而稱之為「 復讀」。

「 復讀」的地點也不是台灣模式的南陽街補習班,還可以每天回家(或回宿舍),中國的復讀真的是一種斯巴達式的軍事教室模式,第一種模式是前一段所述的高中成立復讀班,從台灣的想法就是建中、雄中成立收費高四班,收外來的高四生隨著資優的建中高三生一起考大學!提醒大家這是要高收費的!!!用來補貼建中的經費,不過這類的機會不多,很多地方的「 一中」很愛惜羽毛不願成立復讀班。

第二種模式是真正的主流,有一種專業的復讀學校,收費極高,外表類似一般高中,管理類似補習班甚至軍隊,讓學生接受一年斯巴達式的管理,詳細敘述我建議看以下這一篇:


揭秘亞洲最大高考工廠 毛坦廠中學

YouTube 高考 第一集 毛坦厂的日与夜(上)


接下來就要談談中國高考特殊之處了~~

農民工的小孩

從 80 年代末期,內地農民工遷徙到沿海,超過 20 年小孩也長大了,但是小孩的戶籍跟父母一樣仍然屬於內地各省,先插話一句,就類似國民黨以前搞的籍貫制度,除非該農民工在沿海事業成功買了房子獲得沿海該城市戶籍獎勵,否則農民工 / 小孩的戶籍資料無法轉移到沿海城市戶政單位,那怎麼辦呢?

通常小學 / 初中(在中國稱初中,而不稱國中)時可以在沿海用寄讀的方式,要升上高中時問題就來了!如果父母待的是教育資源搶手的地方,例如北京、上海、杭州,那小孩一定無法參加當地的公立高中聯考,要就唸民辦學校(品質差的私立學校),要就回老家去考試!我見過兩個案例,一個黑龍江妹因為父母離異加上老爸不成材,她跟隨爺爺奶奶伯伯全家一起搬到青島,國中畢業被強迫回黑龍江戶籍地考高中聯考,然而她母親早已不在戶籍地了,想起來真替她擔心。第二個案例是廈門一個民工小孩也遇到類似問題,但是這個民工小孩擁有學霸級的實力,在校長和地方官員的協調下允許他參加廈門地區高中聯考。

中國之大,沒有一定的準則,前幾天報導一個案例:江西民工的小孩占 (詹) 海特 2012 年在上海被拒入學,父親還抗議遭到拘役,接下來還遭到房東落井下石,這小女孩乾脆在家自學,結果今年獲得美國 Purdue Univ. 入學許可。

參考維基百科 : 2012 年占海特事件


學校(本科+大專)

上一段談到的高中生通過高考目標就是要進入我們所稱的大學,Wait ! Wait ! Wait ! 在中國,「大學」是一個很模糊的名詞,參加了這一場高考當然是照分數分發,分數較高可以考上四年制大學稱為本科生,分數較差考上三年制的大專院校稱為大專生,從台灣說法就是大學聯考跟三年制大專聯招一次考一起分發就對了!

在中國,本科生和大專生這兩種畢業生的地位明顯有差,本科生就是 University,除了校委書記之外其餘制度與國外雷同,大專的設計主要為了技職,三年課程中又包含了近一年實習,因此招募人員時兩者起薪有差距。

我們熟知的名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廣州中山大學都算是本科大學,近年中國政府又玩了一些分等級的遊戲,最常被媒體拿出來參考的是國家 211 重點大學名單,其次還有 1998 年說為了放眼世界一流名校的 985 工程名單大學,被這些點名了就等於披上黃袍先壓倒了其他學校一階,例如福建省有 32 所本科大學,能夠列名 211 重點的只有廈門大學、福州大學兩所,能夠登上 985 名單的只有廈門大學一所,可以推知除非你志在北大、清華,否則廈大必然成了省裡大多數學生的第一志願了


分發制度

這是中國制度最精采也最為人詬病的一環

以上一段提到的廈門大學為例,假設他一年要收 8000 人,事先會擬定一份各省市地區的錄取人數,總合剛好就是 8000 人,當然以所在的福建省為最大宗,其他省要怎麼分配?我不清楚可以概略想像一下。全國各大學招收名額分配原則基本上同廈門大學。

這時就衍生一個最殘忍的不公平了!北京、上海名校雲集,人口總數卻不如一個省,這些名校留給本地生的配額卻是全中國之冠,反之,四川、河南、湖北、湖南、山東省人口前幾強省內卻沒幾所 211, 985 名校,造成你在北京考 500 分可以上全國名校,在河南考 530 分卻只能唸三流的大專!!!因此中國境內的「建國中學」公認是「黃岡中學」,這所高中不在北京!不在上海!而在缺乏名校的湖北省!中國每一年報紙上都要上演這種帶血帶淚甚至帶屍體的不公平遊戲,就是北京、上海的小孩笑著低分上榜,四川、河南、湖北、湖南、山東學生只能含淚唸大專甚至下海當民工。

諷刺制度不公平的黑色笑話:新范進中舉

然而你也沒有立法委員可以改變一下遊戲規則,即使遊戲不公平,大多數平民只能硬著頭皮參加了。

這也是北京即使有霧霾,仍有上億人不計一切想拿北京戶籍的重大原因之一!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六四前夕補遺



我對六四事件的概略敘述已在前幾年提出,不再重複,發生那幾天的報導太多了,我反而一直想從六四的醞釀背景條件來談一下這個問題,六四事件就兩個口號,一個“要自由要民主”,一個“反腐敗反官倒”

這個口號裡面,台灣人比較模糊的應該是「官倒」這兩個字!

要更深入了解六四事件,以及了解何謂「官倒」,談到「官倒」一定要先了解「個體戶」這個 78 年新創名詞的真正含意!

1978 年鄧小平發動改革開放時,同時出現了一個大問題,1968~1977 年間被迫上山下鄉的青年總共約 1600  萬人要求返回城市,甚麼叫上山下鄉?當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大都市的年輕人下放範圍遍及全中國,有的關係好只丟到家鄉 100 公里外近郊,沒背景的丟到黑龍江、新疆、青海的勞動農場去工作,人口密度較低的省份青年下放則以自己省內優先考慮,例如我常看到電視上廈門老知青聚會,他們下放的地點就在 300 公里內的閩西、閩北山區。

這 1600 萬人到了 1979 年即使少部分已在農村婚嫁仍努力爭取返回城市,這 1600 萬人特徵是:在文革期間最高僅中學畢業,而且已被註銷城市戶籍!部份極端優秀的尖子可以考上 78 年重新招生的大學聯考(中國稱為高考),但是大多數人沒有那樣的天份更已經荒廢青年歲月了。他們拼死拼活回到都市之後,這個一切靠糧票、布票、批文運作的計劃城市裡早已沒有他們立錐之地了!!!

1980 年代初,這些噙著淚水的平凡人只能去做城市裡最低等的單幹工作,例如擦鞋、零工、踩三輪車、開小店。要做這些工作還要申請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簡稱「個體戶」。「個體戶」的主要申請人除了上述的返鄉青年之外還有 1956~1978 年期間被貶為社會次等人導致升學、遷徙、受雇處處受限的「地、富、反、壞、右」五類份子(台灣比較常翻譯為黑五類)。在 1949 年起新中國根深蒂固的計劃經濟觀念裡,此時成形的「個體戶」族群是含有「國家體制外小民」的鄙視含意,當時在北京生活受到保障還能配房的公務人員則稱這些可憐的「個體戶」為「小市民」。

有興趣可以看這一篇文章~中國第一個工商個體戶:同學、朋友都看不起我 

1980 年代初是一個機會無窮的時代,那真的叫計劃趕不上變化,例如台港日生產的電子錶筆、簡易計算機、俄羅斯的羽絨服、皮夾克……都在這時滲入了沿海各地。你敢批貨來賣嗎?或是你敢搞以貨易貨嗎?被毛主席管教過的體制內中國人很敏感,前幾年買低賣高就是「投機倒把」抓到是要治罪的!誰敢做這「投機倒把」生意呢?當然有!爛命一條,沒有後顧之憂的返鄉知青、五類份子「個體戶」願意嚐試!就因為如此,當 60, 70 年代的溫拿~體制內的「紅五類」只能領死薪水的時候,卻眼巴巴看著這些魯蛇壞份子「個體戶」跑遍各地交換資訊從事買低賣高大生意,當時對這些勤跑生意的「積極壞份子」有一個新名詞叫做「倒爺」,當然!這樣的能力僅限於少部分的邊緣人,積極的態度讓他們賺進了第一桶、第二桶金!

80年代有句順口溜叫「拿手術刀不如拿剃頭刀,搞微機(計算機)不如賣燒雞,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耍筆桿不如拎秤杆。」

當這樣的社會風氣孳生,體制內的溫拿小公務員只能罵罵,但是身掌國企資源的溫拿官員們看到「倒爺」們的金桶這下可坐不住了!80 年代初中國避免跟外國自由市場直接對沖,先搞了一個價格雙軌制。假設 A 廠化學肥料國際上一噸市場價 1000 元,原料 500 元。但是國內生產原料的上游廠商原料只賣我 350 元,我生產的化學肥料規定要以 700 元提撥給下游 B 國企。這時誰拿把 A 廠產品丟到自由市場一噸就現賺 300元。

假如 B 國企少拿了 200 噸呢?

假如 B 國企根本不需要 200 噸,B國企總經理還是硬把化肥拿足了呢?

假如客戶根本不是B國企而是好欺負的農民呢?

這時A,B國企老闆就有了機會把產品丟到市場上大撈一筆!這種老闆被稱為「官倒爺」 ,「官倒爺」也就是六四事件學生口號「反腐敗反官倒」的反對標的!

看一下六四事件過後一段對大學生的訪問:

「那些真正富起來的人不是倒爺(都是 60,70年代的社會次等人)就是明星,這就是我的感受。像我父母那樣的人,一輩子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卻沒有得到甚麼回報。比如我的母親,每天備課、講課,她耗費的精力肯定不比歌星在台上唱歌少。……」 

從以上看,1980 年代的中國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毛澤東數十年的高壓管制使得紅色中國的紅五類就像這位受訪者對資本主義模式了解仍嚴重不足,他不能理解只唱幾句的歌星為何能拿高薪?心裡對扮演商人身份「倒爺」的崛起心有不甘,加上 80 年代末期的通貨膨脹溫床,更助長了「倒爺」、「官倒爺」尋利的空間。

黑五類出身的「倒爺」和貪官出身的「官倒爺」埋下社會的不平,加上通貨膨脹導致平民生活漸漸困苦,恐怕這才是全國級動亂六四事件的發生背景,胡耀邦去世、戈巴契夫來訪只是提供了觸媒,讓這把反「倒爺」、「官倒爺」之怒火得以點燃。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文革宣傳畫概論


1951 年通過婚姻法的宣傳畫, 畫風仍近似年畫, 上海畫


前不久提到宣傳畫(Propaganda)感觸萬千,2005~2007年我曾經短暫且狂熱的投入中國文革宣傳畫(Propaganda)的收集∕研究,原因是當時有機會靠這題目成為某出版社的一書作家,當年(直到今天)的背景是中共仍把這議題當禁忌,Amazon上面已經有不少討論中國政治宣傳畫的外國書了,但是歐美書僅限於收藏無法對每一張細節進行解釋,出版社認為此案可成為第一本中文書,後來因為資方、編輯群、筆者三方對景氣、市場、敘述深淺、美編等因素各有不同看法,尤其當年尚未大量開放陸客觀光,對此議題極度陌生的國內是否具足夠市場?經市調後並無把握,此案也就此擱置至今。

參考 : 文革小兵 網站

2007年我查過國內可能只有我一個愛好者,對於宣傳畫的初步了解都來自對岸的朋友包括吾友王寧、兩位親身經歷文革的北京大叔指點還有一位香港鄺先生,2007 年左右我自中國找到兩本關於文革宣傳畫的書都當它古玩看待,只論收藏不議身分,資訊有限,我撰稿為當時的出版案時仍有許多疑惑未解。

一直到近五年中國才漸漸放寬,武漢大學、南京藝術學院開始出現學生碩博士論文研究文革宣傳畫,提供參考資料。

老上海畫片
宣傳畫(Propaganda)的古歷史我就不多說了,20世紀前半段使用最廣泛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及蘇俄內戰、西班牙內戰,20 世紀後 50 年的主要舞台轉移到中國、北韓、越南以及非洲國家。

歸納關係可得:最適合宣傳畫的舞台是識字率偏低、經濟拮据、大眾傳播效果不佳的國家以做為政府宣傳之用,在中國部份,遇到百年一遇的文化大革命助興煽火,從發行圖 ∕ 版 ∕ 量來看, 60 年代的紅色中國更成了世界政治宣傳畫史上千年不遇的黃金期。

從上一段的說明應該猜得出來,蘇俄史達林老大哥在1950 年 3 月時簽署 156 項引進工程(鋼鐵、能源、機械、交通、電力、採煤)經援中國,顧問團裡也有莫斯科文青把蘇俄拿手的宣傳畫(Propaganda)一起帶入中國,有趣的是中共 1950 年還來得及沒培養出共產黨底子的畫家,只得徵召畫家協會裡民國時期畫家負責作畫,政府欽定的宣傳畫出版社只有三家!兩家在上海,一家在天津。這些人原來工作是畫「大吉大利、五穀興旺」之類中國年畫或是廣告美女圖為主題的老上海畫片,習慣於畫土地公、年娃娃、娘子、廣告美女等等的畫家忽然必須改畫解放軍vs. 地富反壞右(五類份子)的衝突畫面,現在看來難免不太適應,這些傳統畫家作品缺點就是構圖觀念稍差,往往正方角色不夠氣宇軒昂,反方角色卻不夠猥瑣卑下,作品看起來就是比蘇俄老大哥的作品少了幾分殺氣!

1957 年推動農業合作社的宣傳畫


即使有以上的傳統包袱存在,1950 年代中共宣傳畫仍有走出了自己的風格,並且不斷的跟蘇俄、波蘭、羅馬尼亞以展覽會、研討會保持交流,促使讓畫風從溫厚的民國時代色彩漸漸走向東歐色彩濃厚的無國界的無產階級世界美術畫。

1966 年 2 月電影演員出身的江青主導【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提出「文藝黑線專政論」開始介入所有的「美術作品」,用不懷好意的影射眼光不只砸了民間的畫、禁電影、禁戲劇、停刊物,竟然還波及了為黨喉舌的宣傳畫!!!到了 1966 年 8 月破四舊運動,2月衍生這群工作隊也是兇手之一,多疑的他們找理由負責滿街砸招牌、年畫、路牌廣告。在這樣險惡爪牙遍怖環境下,可想見能夠通過江青這批人審批的宣傳畫是何等模樣?此時也宣告 1966 年 8 月正式進入「紅色宣傳畫時代」!


文革時期地方創作的紅色宣傳畫
一個作家提著腦袋瓜畫「紅色宣傳畫」不二法則就是構圖簡單不做暗示以避免遭噴墨影射,遵從江青指示的「三突出」原則: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主角人物要「色彩紅、光、亮,形象高、大、全」,十年文革期間(1966~1976)年間的宣傳畫作品在江青主導團隊的主導下沒有繼續走向東歐化!反而走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文革最激烈的三年(1966~1968)是一個舉國動亂,造反有理的年代,允許民間自由集社成立紅衛兵小隊,宣傳劃創作方面也進入百花齊放的三年,除了前述的三家出版社之外,各地已經停課的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以及新成立的革命委員會(取代政府的臨時機構)也開始創作文革宣傳畫,這段期間的創作特色是量小、傳播區域小,地方創作人員海闊天空,憑著胸腔一股熱血畫出很多比中央定性更激進的「紅色宣傳畫」像左邊我舉例這張,圖畫下方寫的是

"砸爛勃烈日捏夫(當時蘇聯老大)的狗頭,砸爛柯西金(蘇聯外長)的狗頭"

這~~ 夠嗆吧!不過三年過後這股激情迅速又被老大哥 100% 覆水回收了,小痞子跳不出毛主席的手掌心,滿腔熱血的畫家只好下鄉去創作了。


廣義的十年文革期間(1966~1976)電視仍是侷限於北京高層的奢侈品,報紙採取每天張貼在公佈欄上而非寄送到家,反倒是宣傳畫成了政府發佈政治運動最佳的傳播媒體,什麼「批林批孔」、「農業學大寨」、「反擊右傾翻案風」之類的運動,就必須要在各公共場所張貼宣示,直到毛澤東去世,文革結束為止。

1970 年代, 四人幫當政期的紅色宣傳畫


文革結束,一手發動「文藝黑線專政論」的四人幫自己成為「紅色宣傳畫」的最後一道祭旗。1978年鄧小平改革開始,宣傳畫仍是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國土的重點項目,只不過重點轉向「計劃生育」、「四個現代化」、「科學教育」等主題,畫家們轉參考西方海報構圖,人物畫風又恢復到民國時期畫土地公、年娃娃、娘子、廣告美女那種畫風了。

1978 年之後的宣傳畫主流 - 計畫生育


1978 年改革開放之後,「紅色宣傳畫」從此成為絕響!初期也是民眾欲速除之的敏感政治作品,貼於家庭和公共場所的宣傳畫隨著房屋改建走入歷史,只有負責銷售通路的新華書局和前述的三家出版社成為保留完整版宣傳畫的聖地,到了 1990 年代末期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裡「紅色宣傳畫」算是相當重要的交易項目,不過近年市場夠大,盜印版宣傳畫出爐,可惜的是能夠盜印的通常是發行量較大的宣傳畫,價格急速下降,一切又歸於平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