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中國人的資訊來源



我注意到絕大多數中國人不看也不相信每天 19:00 中央電視台(CCTV)的新聞聯播,有人戲稱裡面內容總是中國一片大好,美國水災,日本抗議事件,台灣打架,歐洲罷工,第三世界旱災。 

參考 : 給小孩看新聞聯播的後果

今年2月初蘋果日報有一篇文章提到 "他從中國返台過年,列11點稱像到原始社會"  

重新看這篇文章,他列出的 11 點內容裡都有「手機」兩字! 不可諱言,這篇文章代表近代中國人對手機的倚賴非常強,原因有幾個背景

1。中國的領土 / 城市面積大,每個人花在交通上的時間偏長
2。淘寶,支付寶搞定手機購物的經緯線之後,更多的 app 往手機上擺,漸漸取代電腦的地位
3。外出單身者多,外出單身者購買的優先順序:手機 > 電腦 > 電視 

所以現在中國人的新聞(只限新聞!)來源從哪裡來? 我認為:手機 > 電腦 > 電視 

除了工具之外也要談一下新聞來源~ 大家都知道 FB 遭封鎖,LINE 在中國境內運作不穩,就算能用也無法接到其他遭中國封鎖的媒體,例如大紀元、蘋果日報、自由時報 .... 等等。 

中國境內手機上替代 FB, Line 最重要的平台無疑是騰訊公司作東的 "微信",QQ,微博,以及新浪微博,這幾個 app 算是類似 FB 的工具,那後面是誰在餵他們新聞讓大家轉發呢? 

以台灣為例,就算你偏好三台, TVBS, 民視, 中天, 三立 .... 裡的任何一台,但是你心裡知道你偏好的這一台能力有限,當國際大事一發生時,台灣讀者的直覺反應就是~~聽國外媒體的報導才算數,CNN, BBC, NHK, NBC 等等。 

但是在中國有一個無所不能的老大哥~~央視!!! 

波灣戰爭,央視派人到第一線!
馬航墜機,央視派人到第一線!
美國大選,央視派人到第一線!
烏克蘭動亂,央視派人到第一線!
東歐失業問題,央視派人到第一線!
颱風登陸台灣花蓮,央視派人到第一線! 

民眾知道濃縮30分鐘的新聞聯播很八股,很革命,很老套,但是要專題討論時,央視還是享有一切資源的老大,他可以針對任何一個國際議題找到專家解說,我個人認為扯到日本議題比較偏頗之外,很多國際政治議題討論的水準是台灣節目看不到車尾燈的。 雖然老大哥沒有把 CNN, BBC, NHK, NBC 的網站檔掉,多年下來民眾在「萬能的老大哥」、「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滅」的環境下,不知不覺已經喪失了看外國原文媒體的動機 / 能力了!

中國人人具備的社交 app - 微信


其他中新社、騰訊新聞、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鳳凰新聞這些轉發新聞的大公司多不敢忤逆央視和新華社建立的基調,雖然我們不同意他們觀點,但是他們會顧及自己的聲譽至少不敢亂來。  最灑狗血最煽動性的是一些專業性、地方性的小型新聞網,(在政府的默許之下)發表一些根本捏造的美國陰謀論,日本預備侵華論,印度亡我論等一堆仇外言論,使用中國微信",QQ,微博就知道,每天都會收到幾封這種文章,像今天我就收到本地騎自行車的朋友寄來的"中國援助了整整30年的白眼狼"的仇視越南文章。每個人每天都收到幾封這種文章 在如此新聞環境下。

央視系統:選擇性的報導
小眾媒體:光明正大的仇外

一個有偏見的憤青就是這樣一點一滴養成的。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城市跟農村差在哪裡?(4)戶口的價值

我 1998 年 4 月 1 日第一次到北京待了半年,到北京之前我就看到書上說中國有 80% 的人口持農村戶口,只有 20% 的人持城市戶口,當時我對中國了解有限,遇到很多初識朋友就先問「你是城市戶口還是農村戶口?」,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都是~

「當然是城市戶口囉!」伴隨著一個遲疑或是帶著恨意的表情。

當時我很疑惑,我遇到上百人竟然全部都是少數?這故事也告訴我:「從北京看中國是有偏差的!」

上次提過中國戶籍從 1958 年分為城市農村二元之後,交流不大,到了 1990 年代初兩邊開始密切交流之後衝突不斷,持農村戶籍者遭到嚴重歧視,當時農村戶籍者須持三種證件才能進城市,假設有一個漳州市漳浦縣沙西鎮的農民到了北京要住旅館?程序上他要去福建省漳州市駐北京辦事處拿介紹信(這制度沿襲自商鞅變法),但是夾雜歧視的因素,遭到漳州辦事處拒絕的機會很高,第二關也有可能遭到高級旅館的刁難。所以北京、上海出現了一些位置差條件又差的旅館給農民居住,免證件!免介紹信!在北京,這種旅館甚至蓋在 70 年代廢棄的防空洞裡(1970 年代初毛澤東搞深挖洞,廣積糧時挖的!)

我 1998~1999 初到中國,剛好見識到這一段歷史,見過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有空再補充。


農民的地位在胡溫時代稍稍獲得了改善,
一,2006 年取消農業稅,
二,2009 年起沿海富裕省分出現了農保
三,保留農民戶籍可以瓜分農村宅基地,有人預測 10~30 年後會掀起富人到農村蓋農宅熱潮(台灣很熟悉!)宅基地將是未來的金雞母
四,2005 年起房地產成為中國產業主旋律,房地產嚴重過剩,在三線、四線城市搞民企致富農民算是潛在的購屋者,地方政府為了促進房地產銷售,往往附上一條~~「如需要,購房可取得本市戶口。」

地方政府會奉送代表他們的戶口漸漸不值錢了,最近三年我發現很多26朋友都不放棄農村戶口了,(三)農村宅基地是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參與下一場賭博的籌碼,沒有這一點,就註定只能平凡了。

經過26朋友仔細精算之後,現在三四線城市戶口變得最沒有價值,如果給他們北京、上海的戶口的話?他們會考慮去拿的,唯一的原因就是~為了小孩的升學著想。

中國的升學制度非常有趣、複雜、明顯不公平!下一次再專文來談


參考:外地老闆300萬換北京戶口

誤解是怎樣煉成的?

台灣從第四台普及之後,任何消息都成了全國性的消息,有人殺貓,有人被魚拖著走,還有任何一件兇殺案都迅速透過第四台及網路兩大網傳到每一個人的眼睛裡

因為台灣面積夠小到有它得天獨厚的地方

地震來了!2300 萬人都有感覺
颱風來了!2300 萬人都有感覺
選舉開票了!2300 萬人都在看
WBC 棒球大戰!2300 萬人都在看

這是切身的記憶,絕對騙不了自己的。

但是~~替中國帝吧網軍想想。
各省以及城鄉差距甚大的中國就不可能這樣了!

電視播湖南水災!85% 的觀眾往外看卻是晴天
電視播廣東颱風!95% 的觀眾沒感覺
電視播新疆暴動!大多數人沒去過新疆,無法置評

廣東人福建人談颱風!北方人沒看過
西北人談沙塵暴!南方人沒看過
東北人談下雪!廣東人福建人沒看過


最深刻的印象是我 1998 年第一次到中國遇到長江在江西省九江的水災,看到電視上軍隊把軍用卡車都推下江裡堵河水,看完之後我走到某台商工廠上廁所,廁所窗口往外看就是江西下游江蘇省的長江,奇怪?這麼溫和的水流,還有漁民用竹筏在江上補魚。我等一下還打算去江邊散步咧!

電視上在騙我嗎?我懷疑不便明說,聽到旁邊一大票各省來的 26 朋友也在懷疑。

這背後還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大多數民眾都認為新聞聯播是篩選過的樣版新聞

==================================================

看到這裡替 26 朋友想想

他們看到的可能是對的!沒有說謊,但是跟 PTT 鄉民看到 / 聽到的剛好相反,如果是我,我不會浪費時間下去跟他們爭執。

例如有個人說他父親回憶文革平靜,大躍進時他家鄉沒死人,先不要吵,因為他的說法可能是完全正確的,先回到上一篇提到的城市 vs 農村比較表,再來判斷他說的是實話還是謊話。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城市跟農村差在哪裡?(3)戶口制度與人口流動

糧票, 布票 etc


我以上兩篇的目的都是為了幫接下來這幾篇寫準備,因為這篇是初步了解中國一定要有的概念

中國在 1949 年解放時,你可以想像共產黨政府不可能從口袋裡拿出一本完整的戶籍資料謄本,中國的戶籍制度是在 1950 年代建立的,城市應該不難,真正難是在農村,於是中國從 1953~1956 花了幾年籌備農業合作社制度,白話說法也就是把數十到數百戶的農民集中起來共享資源,共用耕犁牛馬,產品統銷(請注意!這還不是人民公社喔!),至少傍晚到了每個人可以回家跟老婆小孩用餐,晚上睡自己家裡,在這三年裡也有助於農村戶籍的建立。

到了 1958 年毛澤東玩得更火了,他把農業合作社繼續合併成更大的「人民公社」以執行商鞅式的軍事化管理,搞起公共大食堂,農業學家杜潤生 (1913~2015) 說的:人民除了「一碗一筷,一鋪一蓋」剩下財產全部交出充公,這時住在偏遠地區的農民不入社的話,很可能落得餓死的命運了,也就是在「人民公社」定型 1958 年這一年,代表著以下兩點:

1。中國農村的戶籍制度架構完成了
2。人民公社制度(如糧票)讓你難以離開身處的團體


城市裡則是用「單位」替代「人民公社」的角色,我用被稱為自由業的作家為例,假設你是作家戶籍在杭州市,那你必須加入杭州市作家協會,透過此單位支薪,假設在 1957 年反右運動被批為右派作家下放到甘肅夾邊溝,那有兩個步驟是必要的,一是杭州市註銷你的城市戶籍,二是作家協會取消你的所得(發生在 58 年就取消你的糧票),你唯一的出路順從上級指示到甘肅夾邊溝去。


從以上就知道從 1958~1960 年開始數十年,戶籍制度成了一個把人綁在原居地的制度了,一切都要透過上級安排才能移動。


到了 1990 年代初,早已沒有糧票制度了,加上外資湧進沿海開設工廠,鄧小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睛允許各省過剩人力拿著暫住證離開原居地到沿海去,我們熟悉的民工,盲流,春運問題以及影響深遠衝突案例如孫志剛事件也在這時開始出現了。


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很有趣:首先又要拿出上一篇結論的表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二線城市:天津,重慶,杭州,南京 etc
三線城市:除以上二線城市之外的地級市
四線城市:全國各縣城
農村:縣城以外的各鄉鎮

在上表的五等級裡,人口的流動以往上爬一級為大宗!農村的人進縣城,縣城的人去地級市 .....blah.....blah...,爬兩級的也有,爬三級的就不太容易了,因為每一級城市的條件是有差距的。

我以酒店小姐為例,北京,上海的陪酒 KTV 很多外資白領帶來的外國客人,媽媽桑挑人的時候不能只考慮美貌,還要想到這女孩的氣質,能不能跟客戶說幾句英文談些股票甚麼巴菲特的!因此能夠入選的大多是二三線城市來淘金的女孩,到了四線的縣城 KTV,客戶談的多是昨天賭博贏了多少,老家被拆遷後買的安置房如何如何?這些丟給四線或農村的女孩就能聊了。

在這樣的流動裡,一線城市無疑是集全國精英最血腥的戰場,能夠廝殺五年十年後在原地留下來的都算是中國最具有「狼性」的菁英了!但是仔細想想,這裡觀察所見的現象能代表全中國嗎?

這樣的流動裡,我看到很多在一線混不下去的年輕人,把學到的帶回三四線城市存活了下來,尤其咖啡業,待過一線二線城市後可以回頭爆打沒見過外面的同鄉。

在人口的流動裡,我也遇過特例,但請勿戰特例,社會學跟自然科學不一樣,沒有絕對的!有人說挪威是白人國家,另一人一定能找出一個黑人或黃種人跟前者辯到滿地打滾!

請勿戰特例!






城市跟農村差在哪裡?(2)生活條件


上一篇提到的城市與農村概略定義如下表: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二線城市:天津,重慶,杭州,南京,武漢,鄭州,成都,哈爾濱,瀋陽,青島,濟南,蘇州。。。。。
 三線城市:除以上二線城市之外的地級市
 四線城市:全國各縣城
 農村:縣城以外的各鄉鎮 

生活條件方面,基本上一二線城市應該沒甚麼好討論了,除了外資進入之外,加上中國近 30 年各省之間的高流動性,許多四川、湖南、甘肅、貴州的移民已經在沿海定居,改行餐飲或進行其他行業,餐飲相當多元化,跟台北、高雄比較,就是他們對外國來的餐飲接受度比台灣稍低。

比較有趣的是三線城市和四線(縣城)這兩階: 美國沃爾瑪 (Wal-mart) 在中國的投資額非常驚人,我所見大多數三線城市都已經有 Walmart 存在,也就是說這裡你可以買到跟一二線城市居民相似的日常生活用品,加上搭配的 KFC, McDonalds 以及一大堆商店也到了!加上近十年中國首富王健林萬達廣場模式算是成功,除了一二線之外也進入了許多三線城市。 

那三線城市跟一二線的差距主要在哪裡?差在三線城市居民所得稍差且外來人不多,很多比較精緻的商店就找不到了,例如一二線城市流行的 Starbucks 就不會到這等級的城市來!要當文青只能找當地人開的咖啡店了。  

到了四線縣城那又差一級了,不可能有 Walmart, 不可能有萬達廣場,當然跟這兩集團簽約掛勾的消費也都不用想了,這時主導超市系統的只剩本地性省企或民企,近年 24 小時便利商店近年才開始在這一階出現,因為中國還沒出現一個類似統一超商的全國連鎖便利商店,附加價值有限,我觀察現在地方性品牌的 24 小時便利商店無法提供許多 7-11 的服務,不如說他們是《24小時食雜店》

農村的話,我只論沿海農村部份(我十年沒去內陸農村了,先撇開不談),跟我一樣超過 40 歲的同胞就想像一下 1990 年的樣子,不可能有 24 小時超商,農民購物生活仍以地區性的小型超市和食雜店(台灣說的雜貨店)為主軸。

 =============================== 

以上的背景之下,要讓大家了解,我就用「縣城買花生」來形容這樣的環境好了~~~~ 

有陣子,我住在四線的縣城裡,聽說山東產的黃飛鴻花生很好吃,我去縣城的每家超商找了一遍,找不到!我觀察找到的 99% 都是福建省自產的龍岩花生,有天我搭車 100 公里到三線城市漳州市順便去 Walmart 找一下~~~ 發現有陳列,但是被買光了!!!!沒辦法,整個漳州市下含八個縣常住人口近 500 萬只有 Walmart 有賣。我注意到 Walmart 賣的花生大約有 60% 還是本省產的龍岩花生,38% 是各省來的花生,只有 2% 是全國最火紅的山東黃飛鴻花生。 後來有人提醒我可以用淘寶買,我上網網購~~2天就收到了,從廣東佛山寄來。 我體會到~~

1。為什麼淘寶的生意這麼好!!!
2。北京清華秦暉教授為什麼會驚訝台灣的扁平化。 

城市跟農村差在哪裡?(1)



我以前看費正清(John Fairbank, 1907~1991)的書,他介紹中國的政經,但是第一章卻從中國地理和氣候開始教起,我要談後面的事,也必須從中國特有的城市和農村的差別開始講起。

我每次回到台灣,心裡想著台灣可能是世界上城市和農村差距最低的地方之一,其中統一超商是一大功臣,舉個例子,台北大安區的 7-11 賣的商品跟南投、宜蘭、屏東農村裡 7-11 賣的商品 90% 以上相同。同樣的道理,有線電視網也已深入農村,這代表什麼?這代表農村裡的失業的農民可以在同一秒鐘和台北信義區的有錢人可以使用相同的用品,得到相同的消息。我們自己習以為常,我心裡最尊敬的中國學者 ~ 研究農村的知名教授秦暉 (以後會常常引用他的研究) 卻深深為此現象所震撼!

在中國大陸的情況可就複雜多了,我概略介紹一下:

中國有個說法叫做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 這至今還沒有一個全中國公認的說法,例如已經跟省同級的天津和重慶到底是一線還是二線?就各吹各的號了,目前電視、騰訊、新浪等主媒體的共識大致如下: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二線城市:詳見後面解釋

三線城市:地級市

四線城市:全國各縣城

農村:縣城以外的各鄉鎮

地級市是台灣比較難體會的,基本上傳統地級市的劃分是源自明清時布政司,就以我們比較常聽到的福建省為例,古書裡只看到福州府,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後來福州府除了正名為福州市還在 1983 年把南區一小塊劃分出同級的莆田市,同理,泉州府改名泉州市,另 1935 年又劃分出廈門市,漳州府剛好完整保留正名漳州市,汀州府則改名龍岩市。

照理講在今天中國地圖上表列的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漳州市,龍岩市,廈門市都是地級市,對照上表都是三線城市,但是福州市和廈門市的人口和政經重要程度明顯超過其他幾個,福州兼任省會,廈門具有全國性的知名度,所以福州市和廈門市被公認晉升為二線城市。

把福建省裡福州市和廈門市的邏輯推到全中國,不是一線卻又有全國性知名度的大型城市,包括各省省會,你都可以把他列為二線城市,例如天津、重慶、杭州、南京、武漢、鄭州、成都、哈爾濱、瀋陽、青島、濟南、蘇州 ........

我們看古裝劇裡面知府大人下面還有縣太爺,同理可推,地級市下面還分縣,以台灣比較熟悉的漳州市為例,漳州市下面分八個縣,裡面很多都是我們掃墓時相當熟悉的名詞,平和、龍海、詔安、漳浦、長泰、南靖。

四線城市也就是縣城是非常有趣的一環,我以我 2012 年待過的漳州市漳浦縣為例說明,漳浦縣人口 86 萬人算是大縣(中國每縣平均人口 60 萬),你把它想成台灣的一個縣就差不多了,這個縣的縣城叫做綏安鎮,鎮上有 15 萬人口,那就是說縣城以外十幾個鎮、鄉還有 71 萬人,這兩個族群呢?平常每天都在大規模的自由流動,戶籍上的差距卻非常的大,原籍綏安鎮的人持城市戶口,原籍縣城以外的人持農村戶口。

解釋到這裡,我再綜合一次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二線城市:天津、重慶、杭州、南京、武漢、鄭州、成都、哈爾濱、瀋陽、青島、濟南、蘇州。。。。。。。

三線城市:除以上二線城市之外的地級市

四線城市:全國各縣城

農村:縣城以外的各鄉鎮


以上算是最古典的介紹法,但是近 30 年出現了很多過去千年沒見過的現象,例如昆山市原本是蘇州下面的一個小縣城,照上面的算法是四線,廣東佛山市是一個地級市照裡算三線,但是這兩個市的規模和知名度都已超過許多二線城市了,請問昆山、佛山算幾線?這問題網路上各方爭議不斷說法不同,我們暫時迴避這話題,這不是這裡的討論重點。

小結一下~

一二三四線的人持城市戶口,佔全國人口約 40% (1998 年只有 22%)

農村的住戶持農村戶口,佔全國人口約 60% (1998 年 78%)

除了戶籍之外,這五個"社會"天差地別,我會盡我的能力詳細解釋給大家


我的建議是:不管你聽到正面或負面的消息時,請先用上面的定義去尋找這個故事發生在那一線的城市?或是農村?然後再思考提出你的想法


(待續)


緣起

個人覺得我台灣同胞對中國的了解非常偏頗,算是潛在危機之一

中國人在想什麼?

他們怎麼看台灣人?

所謂的憤青到底有多少?

中國人日常生活在忙甚麼?

中國有反對人士存在嗎?

中國共產黨的運作如何?民眾怎麼看他們

很早就有想法由我從小地方來介紹全面化的中國,不過我之前的棒球網站已經無法登錄了!

最近剛好比較閒了,於是還是決定在我最熟悉的 blogger 系統來做這件事吧

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