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文革宣傳畫概論


1951 年通過婚姻法的宣傳畫, 畫風仍近似年畫, 上海畫


前不久提到宣傳畫(Propaganda)感觸萬千,2005~2007年我曾經短暫且狂熱的投入中國文革宣傳畫(Propaganda)的收集∕研究,原因是當時有機會靠這題目成為某出版社的一書作家,當年(直到今天)的背景是中共仍把這議題當禁忌,Amazon上面已經有不少討論中國政治宣傳畫的外國書了,但是歐美書僅限於收藏無法對每一張細節進行解釋,出版社認為此案可成為第一本中文書,後來因為資方、編輯群、筆者三方對景氣、市場、敘述深淺、美編等因素各有不同看法,尤其當年尚未大量開放陸客觀光,對此議題極度陌生的國內是否具足夠市場?經市調後並無把握,此案也就此擱置至今。

參考 : 文革小兵 網站

2007年我查過國內可能只有我一個愛好者,對於宣傳畫的初步了解都來自對岸的朋友包括吾友王寧、兩位親身經歷文革的北京大叔指點還有一位香港鄺先生,2007 年左右我自中國找到兩本關於文革宣傳畫的書都當它古玩看待,只論收藏不議身分,資訊有限,我撰稿為當時的出版案時仍有許多疑惑未解。

一直到近五年中國才漸漸放寬,武漢大學、南京藝術學院開始出現學生碩博士論文研究文革宣傳畫,提供參考資料。

老上海畫片
宣傳畫(Propaganda)的古歷史我就不多說了,20世紀前半段使用最廣泛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及蘇俄內戰、西班牙內戰,20 世紀後 50 年的主要舞台轉移到中國、北韓、越南以及非洲國家。

歸納關係可得:最適合宣傳畫的舞台是識字率偏低、經濟拮据、大眾傳播效果不佳的國家以做為政府宣傳之用,在中國部份,遇到百年一遇的文化大革命助興煽火,從發行圖 ∕ 版 ∕ 量來看, 60 年代的紅色中國更成了世界政治宣傳畫史上千年不遇的黃金期。

從上一段的說明應該猜得出來,蘇俄史達林老大哥在1950 年 3 月時簽署 156 項引進工程(鋼鐵、能源、機械、交通、電力、採煤)經援中國,顧問團裡也有莫斯科文青把蘇俄拿手的宣傳畫(Propaganda)一起帶入中國,有趣的是中共 1950 年還來得及沒培養出共產黨底子的畫家,只得徵召畫家協會裡民國時期畫家負責作畫,政府欽定的宣傳畫出版社只有三家!兩家在上海,一家在天津。這些人原來工作是畫「大吉大利、五穀興旺」之類中國年畫或是廣告美女圖為主題的老上海畫片,習慣於畫土地公、年娃娃、娘子、廣告美女等等的畫家忽然必須改畫解放軍vs. 地富反壞右(五類份子)的衝突畫面,現在看來難免不太適應,這些傳統畫家作品缺點就是構圖觀念稍差,往往正方角色不夠氣宇軒昂,反方角色卻不夠猥瑣卑下,作品看起來就是比蘇俄老大哥的作品少了幾分殺氣!

1957 年推動農業合作社的宣傳畫


即使有以上的傳統包袱存在,1950 年代中共宣傳畫仍有走出了自己的風格,並且不斷的跟蘇俄、波蘭、羅馬尼亞以展覽會、研討會保持交流,促使讓畫風從溫厚的民國時代色彩漸漸走向東歐色彩濃厚的無國界的無產階級世界美術畫。

1966 年 2 月電影演員出身的江青主導【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提出「文藝黑線專政論」開始介入所有的「美術作品」,用不懷好意的影射眼光不只砸了民間的畫、禁電影、禁戲劇、停刊物,竟然還波及了為黨喉舌的宣傳畫!!!到了 1966 年 8 月破四舊運動,2月衍生這群工作隊也是兇手之一,多疑的他們找理由負責滿街砸招牌、年畫、路牌廣告。在這樣險惡爪牙遍怖環境下,可想見能夠通過江青這批人審批的宣傳畫是何等模樣?此時也宣告 1966 年 8 月正式進入「紅色宣傳畫時代」!


文革時期地方創作的紅色宣傳畫
一個作家提著腦袋瓜畫「紅色宣傳畫」不二法則就是構圖簡單不做暗示以避免遭噴墨影射,遵從江青指示的「三突出」原則: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主角人物要「色彩紅、光、亮,形象高、大、全」,十年文革期間(1966~1976)年間的宣傳畫作品在江青主導團隊的主導下沒有繼續走向東歐化!反而走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文革最激烈的三年(1966~1968)是一個舉國動亂,造反有理的年代,允許民間自由集社成立紅衛兵小隊,宣傳劃創作方面也進入百花齊放的三年,除了前述的三家出版社之外,各地已經停課的藝術學院、美術學院、以及新成立的革命委員會(取代政府的臨時機構)也開始創作文革宣傳畫,這段期間的創作特色是量小、傳播區域小,地方創作人員海闊天空,憑著胸腔一股熱血畫出很多比中央定性更激進的「紅色宣傳畫」像左邊我舉例這張,圖畫下方寫的是

"砸爛勃烈日捏夫(當時蘇聯老大)的狗頭,砸爛柯西金(蘇聯外長)的狗頭"

這~~ 夠嗆吧!不過三年過後這股激情迅速又被老大哥 100% 覆水回收了,小痞子跳不出毛主席的手掌心,滿腔熱血的畫家只好下鄉去創作了。


廣義的十年文革期間(1966~1976)電視仍是侷限於北京高層的奢侈品,報紙採取每天張貼在公佈欄上而非寄送到家,反倒是宣傳畫成了政府發佈政治運動最佳的傳播媒體,什麼「批林批孔」、「農業學大寨」、「反擊右傾翻案風」之類的運動,就必須要在各公共場所張貼宣示,直到毛澤東去世,文革結束為止。

1970 年代, 四人幫當政期的紅色宣傳畫


文革結束,一手發動「文藝黑線專政論」的四人幫自己成為「紅色宣傳畫」的最後一道祭旗。1978年鄧小平改革開始,宣傳畫仍是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國土的重點項目,只不過重點轉向「計劃生育」、「四個現代化」、「科學教育」等主題,畫家們轉參考西方海報構圖,人物畫風又恢復到民國時期畫土地公、年娃娃、娘子、廣告美女那種畫風了。

1978 年之後的宣傳畫主流 - 計畫生育


1978 年改革開放之後,「紅色宣傳畫」從此成為絕響!初期也是民眾欲速除之的敏感政治作品,貼於家庭和公共場所的宣傳畫隨著房屋改建走入歷史,只有負責銷售通路的新華書局和前述的三家出版社成為保留完整版宣傳畫的聖地,到了 1990 年代末期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裡「紅色宣傳畫」算是相當重要的交易項目,不過近年市場夠大,盜印版宣傳畫出爐,可惜的是能夠盜印的通常是發行量較大的宣傳畫,價格急速下降,一切又歸於平淡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